数字孪生赋能飞机系统工程

在线研讨会回放 | 57 分钟

飞机性能工程:先试飞、再建造

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图片,表示飞机系统工程的数字孪生方法

本场网络研讨会将介绍“先试飞、再建造”方法如何帮助飞机制造企业及其供应商部署全面的数字孪生,打造真正的飞机性能工程设计

多学科协同的数字化是飞机性能工程的未来。该方法通过对真实场景的虚拟仿真来进行相关行为的验证和确认,消除不同学科和应用之间的孤岛效应来有效解决设计中的复杂性难题。您将有机会领略此飞机系统工程方法如何缩短开发时间并降低风险。

飞机系统工程的优质项目执行

了解如何:

  • 优化未来飞机所有组件的物理行为:结构开发、流体与传热、系统设计、热管理、机舱舒适性、电磁与集成、验证和认证测试等。
  • 实施从组件级别到集成后的整机级别、从低保真到高保真表现的可扩展建模方法。
  • 采用数字孪生方法,为所有开发阶段提供支持,从早期概念、折衷研究和详细设计到验证和认证。
  • 管理所有数字模型,以支持敏捷产品开发、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以及在认证等诸多背景下的确认流程。

在航空航天业开展数字化的益处

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赢取竞争优势。在航空航天业开展数字化的益处包括:获得决策信心、洞察见解、速度、敏捷性、完全可追溯性和调整适应性。数字孪生涵盖任务关键领域,用户可以从中获得优质项目执行,通过性能数据形成洞察见解,不断进步发展。

如果对飞机性能工程采用“先试飞、再建造”方法,就可以运用数字化在航空航天业实现:

  • 复杂性建模 – 在开发过程中利用专业知识
  • 探索无限可能 – 融合仿真和测试
  • 保持融合 – 打破不同部门和相关利益方之间的孤岛
  • 更快发展 – 从专为飞机设计难题调整的数字孪生中获益

先进空中交通面临的挑战

如果我们要实现从传统飞行方式到先进飞行方式的转变,我们需要克服一些挑战和风险。采用敏捷开发过程来与以下方面的更改和不确定性相抗衡:

  • 分布式电力推进系统
  • 功率和能量密度
  • 热与能量管理
  • 创新机身

我们必须考虑自动化飞行操作之类事项、人群接受度、端到端乘客体验,当然还有验证和认证。我们需要将不同的学科整合起来,并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设计方式。这样一来,通过适配 MBSE 的虚拟集成飞机,我们能够对飞机的建造方式进行选择。

飞机系统设计用例:Bye Aerospace – 电动 eFlyer 飞机的数字孪生

对于航空航天工业,实现推进系统电气化是重中之重。但是,其所需的超大功率密度势必会产生多种热力学问题和电气系统集成难题,加剧各种不同物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要解决这一复杂性难题,飞机制造企业需要升级其产品开发流程,从静态、基于文档的工程设计模式转向动态、基于模型的工程设计模式。

了解 Bye Aerospace 如何:

  • 在考虑认证的情况下,确定飞机设计流程和工具
  • 运行多学科优化
  • 在敏捷开发的关联环境下助力进行最后关头的更改

聆听飞机性能工程专家见解

乔治·拜伊 (George Bye)

George Bye

CEO, Bye Aerospace

吉姆·福里斯特 (Jim Forrester)

Jim Forrester

设计工程主管, Bye Aerospace

延斯·德布尔 (Jens de Boer)

Jens de Boer

Simcenter 航空航天解决方案经理, Siemens Digital Industries Software